资讯中心

INFORMATION CENTER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

《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》解读之一

发布人:春泉节能    发布时间:2025-02-26

  二、系统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

  1、从单点改造到全链条优化

  传统节能改造方式聚焦局部设备替换(如LED灯替换),节能效果有限。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(ESCO)需对能源系统(供暖、制冷、照明等)进行整体诊断,通过“技改+管理”的组合拳,实现系统性节能减碳。例如,整合C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与物联网(IoT)技术,实时优化设备运行策略。

  2、数字赋能精准减碳

 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合同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平台,实时监测能耗数据,结合大数据分析识别高耗能环节,制定针对性措施。例如,某医院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手术室空调系统存在过度供冷问题,调整运行参数后年节电超20%。

  三、强化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

  1、履行社会责任,树立绿色标杆

  公共机构(如政府大楼、学校、医院)具有高社会关注度,其节能减碳实践可形成示范效应,带动企业、社区效仿。例如,北京市某区政府大楼通过托管实现能耗下降30%,成为区域低碳标杆项目。

  2、助推绿色低碳文化普及

 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过程中,节能服务公司(ESCO)通常会对公共机构人员进行节能培训,提升全员节能意识。例如,学校通过托管项目开展“碳中和课堂”,将节能理念融入教育体系。

  四、加速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核心路径

  1、规模化减排潜力释放

  全国公共机构年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%-5%,且多集中于建筑领域(碳排放占比高)。通过托管模式推广,预计可带动公共机构能效提升10%-30%,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。

  2、支撑碳市场机制探索

 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模式中产生的节能量可转化为碳减排量,未来可与碳交易市场衔接,为公共机构参与碳普惠、碳金融提供基础。例如,某市试点将托管项目节能量纳入地方碳普惠平台,兑换碳积分用于抵消其他排放。

 2/3   首页 上一页 1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